輸尿管鏡的併發症
輸 尿 管 鏡 併 發 症 器 械的進步讓輸尿管鏡手術併發症越來越少,可能的併發症有發燒、輸尿管受傷、狹窄、石頭打出輸尿管或掉回腎臟等。幸運的是,大多數碎石產生的併發症只要置放雙 J 導管就可以治癒。一個包含 11885 個病人的研究指出,輸尿管鏡手術發...
輸尿管鏡併發症
器械的進步讓輸尿管鏡手術併發症越來越少,可能的併發症有發燒、輸尿管受傷、狹窄、石頭打出輸尿管或掉回腎臟等。幸運的是,大多數碎石產生的併發症只要置放雙J導管就可以治癒。一個包含11885個病人的研究指出,輸尿管鏡手術發生併發症的比率只有3.5%,其中絕大多數是發燒(1.8%)。(de la Rosette et al, 2014)
輸尿管穿孔(Perforation)
在1992年時輸尿管鏡造成輸尿管穿孔的機率是15%,隨著器械的改良,近年來輸尿管穿孔的機率剩下0~4% (Preminger et al, 2007; Bader et
al, 2012)。
會造成輸尿管穿孔的動作有強行置放輸尿管導管鞘、使用氣球擴張輸尿管、碎石過程像是氣爆式、雷射、取石夾或是取石網造成的傷害。手術時間太長發生輸尿管穿孔的機率也越高(Schuster and associates 2002),如果手術太困難,建議先置放雙J導管打通輸尿管,擇日再戰。
有研究指出置放輸尿管導管鞘有46.5%的機率會造成輸尿管損傷,但是只有13.3%損傷會深及肌肉層。(Traxer and
Thomas 2013)
可能處置:
- 停止手術
- 泌尿系統引流(雙J導管、經皮腎造廔)四週
- 抗生素
- 移除引流管後泌尿系統攝影
|
輸尿管狹窄(Stricture)
輸尿管狹窄在二十年前發生率約10%,近年來機率剩下0~0.2% (Bader et al, 2012).
嵌塞性輸尿管結石—意思是石頭卡住超過2個月沒有移動;或是石頭卡很緊,連導線可以穿過的縫隙都沒有。嵌塞性輸尿管結石造成輸尿管狹窄的機率比較高,一項研究指出,在結石平均嵌塞11個月的情形下,術後狹窄的機率高達24%(Roberts and coworkers ,1998)。
輸尿管穿孔後狹窄的機率約5.9% (Meng and coworkers ,2003),可能與局部發炎或缺血有關。有些病患雖然術中沒有發生併發症,術後仍然出現狹窄的情形,狹窄的機轉仍然需要進一步研究。
可能處置:
- 狹窄的區間很短可以用輸尿管鏡切開
- 狹窄的區間很長可能需要腹腔鏡或開腹手術重建
|
石頭打出輸尿管(Submucosal Stone and Lost Stone)
輸尿管結石在碎石過程陷入輸尿管牆壁(黏膜)中,甚至穿牆而出(掉出輸尿管)。結石陷入黏膜下會增加輸尿管狹窄的機率。結石穿牆而出(Lost stone)常與輸尿管穿孔相關。
可能處置:
- 如果結石已經穿牆而出,不應該嘗試夾取,可能會擴大破洞。
- 應停止手術,泌尿系統引流(雙J導管、經皮腎造廔)
- 抗生素
- 移除引流管後泌尿系統攝影(確認石頭位置,避免未來就醫與輸尿管結石混淆)
|
輸尿管撕脫傷(Avulsion)
輸尿管就像脫長統襪一樣被反拉出來,撕脫部位損毀,是最為嚴重的併發症。發生率約為0.06%到0.5% (Bader et al, 2012),發生在石頭卡太緊或輸尿管鏡相對輸尿管太租退出病人體內的時候。用取石網在沒有內視鏡目視下盲撈石頭會增加撕脫危險(Preminger et al, 2007).。
時候。用取石網在沒有內視鏡目視下盲撈石頭會增加撕脫危險(Preminger
et al, 2007).。
可能處置:
- 如果取石網和結石一起卡住,應拆解取石網不要硬拉。
- 如果已經發生撕脫傷,先進行泌尿系統引流(經皮腎造廔),之後重建
- 按照受傷程度,可能需要開腹使用迴腸重建輸尿管(ileal
interposition ileal ureter)、或是自體腎移植(renal autotransplantation),也就是把腎臟摘除移植到腹部。輸尿管接到對側在結石病史的病人身上是禁忌症。其他像是輸尿管重接或是膀胱皮瓣等方法。如果該側腎功能差甚至可以考慮腎切除。
|
資料來源
- 泌尿科聖經Campbell Walsh Wein Urology - 11th Edition (2016出版)